雪域古城 西陲安宁

2017-11-09 11:26:10 来源:

 H西宁.jpg

西宁园总占地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,“雪域高原,幸福之城”为主题,通过“主入口景观区”、“‘西宁八景’掠影景观区”、“河湟山庄景观区”、“自然水景景观区”及“彩陶花镜景观区”五个分区,展现了西宁作为区域性高原中心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。

登上台阶,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“主入口景观区”,西宁园的入口是一组框架景观,它运用抽象雪山框架来表现西宁现代都市山川地貌,影刻景墙上是西宁代表性建筑内容,二者相结合,形成局部障景效果,景墙前以枯山水形式表现,山脚两侧被剪型地被环绕,呈现了高原城市的地域特色,展现了高原生态宜居城市景象。景墙背面线刻“西宁赋”,呼应了西宁园“人文西宁”的主题。

步入园内,首先看到的地景浮雕是西宁市花——丁香花的造型。丁香花在青海俗称“轮柏”,有极强适应性,栽培历史悠久,它风姿典雅,香气浓郁,被誉为“高原花魁”。移步向前,这组地景浮雕,取自于西宁市民俗服饰中的吉祥图案,展现了青藏高原的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。右边是一个“煨桑炉”,类似于香炉,是青海民居中常见的生活和装饰品。

在藏族地区,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桑炉(或者院子中央,或者在屋顶依山处),每逢藏历新年,大年初一,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,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。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、柏枝、桑面(糍粑)等物,顺便献酒洒浆,跪拜叩首,添嘛呢箭杆。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,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,山神也会十分高兴。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,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。

前方的“西宁八景”掠影景观区,它提炼了“西宁八景”中的“湟流春涨”、“凤台留云”、“北山烟雨”三处景点为设计元素,运用浅浮雕形式将其镶嵌于具有西宁地域特色的夯土墙上,展现了西宁的自然山水之美。

第一面夯土墙展现的是“湟流春涨”湟水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——湟水河,又名西宁河。每当春夏之际,湟水上游冰雪消融,水源充足,流至西宁西郊河、北川河、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,遂河水骤涨,波涛汹涌,故而得名。

中间的夯土墙展现的是“凤台留云”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,山上有亭,名叫凤凰亭。南凉时期,传言“龙现于长宁,麒麟游于绥羌”,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“凤台留云”,成为西宁一胜景。

第三面夯土墙展现的是“北山烟雨”。西宁四面环山,北山以奇制胜,又名土楼山。高原的气候乍雨还晴,而到土楼山游玩,最佳胜景则是雨中观游,在烟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楼山隐约模糊、水墨入画的意境。

眼前的“河湟山庄”,它取材于西宁河湟民居建筑符号,是经改制变型做成的一屋两坡的“山庄”,檐部配以精美的木雕装饰。木雕处于三雕(木雕、石雕、砖雕)之首,在青海河湟地区民间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数量众多,主要运用于宗教建 筑和民居建筑构件的横梁、挑檐、斗拱、柱、门、窗、栏杆、隔断等器物的相应部位,是实用和装饰为一体的造型艺术。旁边有高低错落的矮墙,展示了独具特色的青海民居形式。

往前走,看到的是“自然水景景观”。水景景观通过自然水面、湿地景观、及跌水置石摆放,结合地形的变化营造了高原特色景观,展现了独具高原特色的自然环境资源。我们可以看到西侧亲水平台处是一座河湟风格的景观亭,在这里可以纳凉歇息。景观亭丰富了该区域的竖向景观,将地域文化、自然景观与之交融。


_90A2937.jpg


到达“彩陶花镜景观区”,它以距今5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五人舞蹈纹盆为题材,在两侧绿地内摆放了仿真彩陶摆件,舞蹈纹盆等。透过静止的画面,我们仍能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、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。

游园一周,相信西宁园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西宁园通过入口城市影刻景墙、抽象雪山造形、自然跌水、景观墙、河湟特色青海民居、彩陶花镜等多处景观,体现了高原城市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和宜居的生活空间,突显了青藏高原“绿色、人文、和谐、共融”的理念。。

 

 

  • 对外咨询投诉电话 0371-56818666
    医疗救助电话 0371-56818120
    南游客中心电话 0371-56818150
    北游客中心电话 0371-56818151